中国足球为什么搞不好?烂根、庸师、懒兵,积弊早已深入骨髓

2025-08-03 05:25:42

声明:本文是笔者站在个人角度,以犀利的批判性思维书写,如果引起您的不适请谅解!

作为一名看了二十多年球的老球迷,我也曾无数次为中国足球呐喊,也无数次因它的不争气彻夜难眠。但如今,看着赛场上的一地鸡毛,我只剩失望——这失望,不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,而是对烂根难除、庸师当道、懒兵扎堆的彻底无奈。中国足球搞不好?看看这三块“烂肉”,就知道结局早已注定。

一、足协这颗“毒瘤”,早该剜掉了

说足协“烂掉了”,都算给面子。这些年,从谢亚龙、南勇到陈戌源、杜兆才,一届届管理层前腐后继,把足球圈变成了权力寻租的“菜市场”。2023年陈戌源被查时,通报里那句“为他人在球员选拔、赛事运营等方面谋取利益,非法收受巨额财物”,简直是对中国足球管理的精准画像。我亲眼见过青训选材时的猫腻:某地方队U15选拔,技术排名前三的孩子被刷掉,替补席上那个连颠球都费劲的,只因他父亲是当地足协官员的“朋友”。

更可笑的是他们的“专业决策”。2019年为了冲击世界杯,足协一声令下让中超联赛“为国家队让路”,硬生生把联赛拆得七零八落,结果国足还是连12强赛都磕磕绊绊。而青训投入呢?每年喊着“重视青少年”,实际年均投入不足1.5亿,连日本足协的零头都不到——人家用在青训基地、教练培养上的钱,我们却花在了请“速成外教”、搞面子工程上。这样的足协,不除,中国足球永无宁日。

二、这群教练,配不上“专业”二字

我从不否认个别教练的努力,但整体来看,中国足球的教练群体,就是“矬子里拔将军”的笑话。李铁在12强赛上的表现至今让我窝火:对阵越南,明明对手怕身体冲击,他偏要让球员在后场倒脚;0-2落后时,换人调整比闹钟还准时,换上来的人连跑位都和战术不搭,最后1-3输球,创下队史首次输给越南的耻辱纪录。这就是我们的本土“名帅”?

外教也没好到哪去。里皮够大牌了吧?2019年亚洲杯对阵伊朗,三个低级失误葬送好局,赛后老爷子气得直接辞职,说“无法忍受球员的态度”。可这能全怪里皮吗?足协逼着他招入某些“关系户”,训练计划被行政指令打乱,再好的战术也成了纸上谈兵。

更要命的是青训教练,全国能看懂欧洲青训教材的不到30%,不少基层教练还在用“死练体能、瞎练射门”的老一套——我儿子在体校练球,教练天天让他们围着操场跑圈,问他“怎么不练传接球”,他说“跑不死还踢什么球”。就这样,能练出技术?

三、这些球员,拿着高薪丢着人脸

每次看到球员在场上散步,我都想砸电视。2024年亚洲杯对伊朗,0-1落后时,明明还有时间反扑,可场上那几个大爷慢悠悠地倒脚,连冲一下的欲望都没有。数据不会说谎:中超球员场均跑动9.2公里,英超是11.4公里;高强度跑动差得更远,人家一场跑1.5公里,我们才1.2公里。这是体能问题吗?我看是态度问题——某国脚私下里说“训练不用太拼,别受伤就行”,拿着1200万的顶薪,踢得还不如业余队卖力。

乐竞体育官方网站

更让人寒心的是“拼搏精神”的缺失。2022年世预赛对沙特,落后时某球员直接站在原地叉腰喘气;去年联赛,有球员被对手撞了一下,明明没事却在地上滚了三分钟,就为了骗个犯规。这些场景,哪有半点职业球员的样子?拿着比日本J联赛高3倍的工资,排名却比人家低20多位,对得起谁?对得起熬夜看球的球迷,还是对得起胸前的国旗?

说真的,中国足球搞不好,根本不是什么“运气差”“底子薄”。足协烂在根上,教练庸在骨子里,球员懒在心里,这三块臭肉凑在一起,能炖出什么好汤?别再喊“加油”了,先把这堆烂事清干净再说——否则,我们这些球迷,还得继续看着他们丢人现眼。

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